365体育app_365体育手机版@

图片

名师风采

我的从教之路

发布时间:2021-08-18   浏览次数:次    来源:   

 我来自电信学院通信系,自2001年7月留校至今一直从事一线教学工作,主要讲授“信号与系统”和“高频电子线路”。20年来一直尽心、尽职、尽责,在三尺讲台耕耘不辍,履传道授业解惑之责。

 自任教以来,我不断地向老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的备课方法,学习他们的课堂组织,学习他们的幽默风趣,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学校每两年举行一次“青年教师大奖赛”,我一直都是忠实的观众,从参赛教师身上我也学到了很多。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努力,在各类教学比赛中,我也有所斩获,获得过全国三等奖1次,省三等奖1次,校一等奖3次。

 通过参加比赛我提升了职业自信,提高了课件质量,挖掘了课程思政元素,学会了视频的制作(包括录制、剪辑、增加封面、添加背景音乐、增加音量和添加字幕等)。这些提升有来自战友无私的指点,有来自专家一针见血的批判,有来自个人的探索,还有来自家人的支持。享受过程,淡看名次,提升教学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思想水平和格局。2020年我在校教务处网站上发表了题为“教无定法,你我皆赢”的心得,把自己的点滴经验与各位同行交流分享。

 在做好本科教学工作的同时,我深知,科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如果没有科研做支撑,大学课堂教学就会失去“灵魂”。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得有一桶水。教师要上好课,绝不能局限于课本知识,必须要有渊博的学识、开阔的眼界、超强的实践能力以及系统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冠疫情期间,也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我在开展线上教学的同时,撰写了博士大论文,通过了博士答辩,于2020年7月取得了博士学位。将最前沿的学术成果不断充实到课堂中,弥补了原有课程知识与最新研究之间的“断层”,“深入浅出”的教学更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和对重点难点的理解。除了教学内容的补充和更新,我还向学生推荐好的思考方式、向他们传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以及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刻苦的学习精神。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共同体,是相辅相成的两个环节。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才能呈现和谐教育。我曾经写过一副对联,鼓励老师用心设计教学环节,鼓励学生用功学习教学内容。

 除了教学过程中的言传身教作良师,私下里我也愿意与学生平等交流成为益友。平日里我喜欢在课堂、运动场、微信平台上与同学们交流,通过他们的言谈举止洞察他们的思想动态,实时与他们呼应,进行正确的引导。

 2020年12月大连再次出现新冠疫情,为防止疫情蔓延,各个高校调整了期末考试时间。平时投入不够的学生就显得吃力,有个同学就在朋友圈发了这样的一首打油诗。

期末属实疲惫,精神濒临崩溃。

老师讲得陶醉,做题一道不会。

教材看的乏味,智力稳步后退。

答案全靠硬背,数据一改全废。

……

 从打油诗中不难看出学生对考试的惶恐。我反手回复了一首打油诗,既是安慰也是引导:

平时投入不够,期末让你发愁;

老师苦口婆心,只因考试临近;

教材可放一边,习题更需操练,

答案无需硬背,理解才会不累;

…… 

 为激励同学们线上学习的热情,学校大学生学业发展指导中心举办了“网课期间晒笔记,亮学风”的评选活动。记得活动期间,教务处的老师发给我一份没有班级和姓名的“高频电子线路”的课堂笔记让我点评。我一看到这份笔记,立刻辨认出是来自通信2018.2班孙悦的。我对其课堂笔记做了点评,明确了笔记的优缺点并给出了合理化的建议。我平时与这名同学交流甚多,包括最初的雨课堂平台测试、课前的麦克调试、课上的互动、课后的交流(包括老师讲解的速度、网络的卡顿、学生的学习现状)等等。除了教学,我们还经常谈论人生、讨论时事、规划未来。密切的接触和微信来往,让我们多了一份信任与默契,我分享她成长的喜悦,她告慰我为师的初心。

 现在,我讲授的“高频电子线路”共4个班,180人同时上课。为了便于管理,我把每班分为6组,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并将其提拔为“雨课堂协同教师”,负责批改小组内作业和监督小组成员的学习。由于“协同教师”不能提交作业,我又为小组长单独建立一个班,作业由教师批改。这样的分组,既减轻了教师负担,也令班级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

 每讲完一个知识点,我根据小组长群作业完成情况,结合每个小组提交的问题列表,点名小组内成员,询问他们的理解情况。为了把同学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我经常采用随机点名、发送弹幕、投稿、投屏、生成词云等形式,进一步了解同学们对知识点的预习和掌握情况。

 教学是不断探索和寻优的过程。在信息化的新时代,在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前提下,如何设计、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最后用这样的一副条幅与大家共勉——

 忆往昔 历更名 迁新址 看山花烂漫

  展未来 倾热血 育幼苗 望桃李芬芳

 巩荣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