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扫烈士墓、青团送关怀、倡导祭祀新观念……全区各街道社区开展清明节主题活动
- 发布日期:2025-04-03
- 浏览次数:0
清明将至,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文明祭祀新风尚,全区各街道社区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清明节主题活动,通过祭扫烈士陵园、文化体验、移风易俗宣讲、殡葬改革宣传等方式,让传统节日焕发时代新气象。
高升社区
4月3日,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沈采街道高升社区联合高采学校、高采关工委组织学生开展清明祭扫烈士陵园主题活动。辖区师生、关工委五老成员、社区党员代表共计56人参加此次活动。
上午10时许,阳光洒满大地,在巍峨耸立的烈士纪念碑前,祭扫仪式正式拉开帷幕。全体人员庄重行礼,默哀致敬,寄托深深的哀思。学生代表在献词中表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要勤奋上进,努力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成为大有所为的新一代接班人!”
随后,全体人员手捧鲜花,缓缓走向烈士墓,一一献上鲜花,深深地鞠了一躬,表达着对烈士的无尽哀思和敬仰。活动最后,全体人员走进了革命烈士纪念馆,一幅幅激昂壮烈的历史画面,一桩桩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让全体人员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的坚定信念和崇高精神。
新华社区
在曙光街道新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艾香四溢,一场青团制作活动吸引了许多居民参与。社区工作人员提前备好艾草粉、糯米粉、红豆馅等材料,并现场演示制作流程。居民们围坐桌旁,揉面团、包馅料、搓团子,动作从生疏到熟练,欢声笑语不断。“第一次做青团,没想到这么有意思!”居民王阿姨兴奋地向邻座的刘姨展示自己的作品,“以前都是买现成的,这次活动不仅学会了手艺,还明白了青团承载的‘寒食寄哀思’含义,特别有意义。”
经过两小时制作,百余枚青香油亮的青团整齐装盒,社区志愿者随即将这份“春日限定”美食送至社区20余户高龄老人、退役军人及困难家庭手中,为他们带去了温馨关怀之情。
康桥社区
惠宾街道康桥社区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于清明节前夕组织开展了“破陈规·树新风”移风易俗宣讲活动,吸引50余名居民参与。社区宣讲员为大家播放了《天价彩礼酿悲剧》《焚烧祭祀引发山火》等纪实短片,结合真实案例,宣讲高价彩礼、大操大办、铺张祭祀等陋习的危害。
居民们观看后反应热烈,纷纷对纪录片里的现象进行评论:“小区里办白事连放三天鞭炮,孩子都吓得睡不着。”“为了凑彩礼借高利贷,婚还没结就背上了债。”社区宣讲员现场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并向居民推广网络祭扫、鲜花祭祀等低碳方式。
活动现场设置“新风承诺墙”,居民在上面郑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承诺践行文明新风。活动现场还发放了《文明祭祀倡议书》300余份,康桥社区计划在未来通过定期评选、积分奖励等机制,推动文明理念落地生根。“以前觉得排场大才有面子,现在明白表示孝心要重在平时。”居民李女士说。
天丽家园社区
渤海街道天丽家园社区聚焦殡葬改革,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孝老爱亲传美德·厚养薄葬扬新风”主题宣传活动。活动现场设置的生态安葬宣传展板吸引了众多居民驻足观看。骨灰撒海、树葬、草坪葬等生态殡葬形式,以及鲜花祭祀、植树缅怀等文明祭扫形式,引发了很多居民的赞同。
在宣讲中,社区书记以“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典故为切入,强调“厚养”重于“厚葬”,呼吁居民在老人生前多尽孝心,去世后丧事从简。居民纷纷表示,“过去觉得树葬是对先人不敬,现在明白这是让生命回归自然。”“生前厚养要胜过死后多少繁文缛节。”
活动现场设置了环保知识问答环节,通过“焚烧纸钱产生哪些污染物”“一棵树可吸收多少碳排放”等题目,引导居民算清“生态账”,将追思之情转化为共建绿色家园的热情,让“绿水青山寄哀思”成为辖区民间新风尚。
让艾草清香与文明新风交织,让鲜花祭祀取代纸钱纷飞,让厚养薄葬成为社会共识,全区各街道正以更绿色、更文明的方式赓续传承传统习俗,让新时代新风尚飞入万千百姓家。(文:李昕阳 区宣传事务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