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帮扶展作为 情系乡村显担当——记省委党史研究室派驻上房村第一书记张国田
- 发布日期:2025-03-10
- 浏览次数:100
沉在乡村,干得实;发展产业,抓得准;服务群众,做得真。不管在省里工作,还是在基层一线,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初心,他就是省委党史研究室派驻兴盛街道上房村的第一书记张国田。自2024年3月驻村以来,他始终聚焦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等工作,倾情倾力为村里办好事、办实事,不断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加强党建引领 坚固村屯建设“压舱石”
初次见面,张国田话音清晰洪亮,衣无二彩,皮肤黝黑,面带微笑,“村长气质”的他给笔者留下了勤恳朴实的深刻印象。
“党建引领是带领引导推动各项工作,迅速打开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的的重要方式。”驻村以来,根据上房村实际出发,张国田结合城乡融合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组织农村党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村民最关心的问题,通过“唠家常”的方式引导村民深刻领会党的政策方针,积极打造城区的“休闲地”。在一次学习交流会上,村党员曹芳感慨道:“张书记组织的学习让我对党的政策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看到了城乡融合的未来,我们必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村子的发展贡献力量。”
面对上房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存在年龄老化的问题,张国田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坚持“培用管”相结合的原则,让年轻干部在工作中得到新皇冠体育_皇冠体育365-app*官网历练。2024年11月,村里顺利选出了党支部书记,解决了村党支部书记空缺“难”题。张国田与支部委员经常开展谈心谈话,消除他们的顾虑,缓解工作压力,使村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在各方面工作中逐渐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上房村党支部书记佟帅说:“张书记对我来说亦师亦友,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办好利民实事 画好村屯治理“同心圆”
在交谈中笔者了解到,张国田曾经在盘锦工作过,后因工作调整到省委党史研究室工作。2024年全省选派驻村干部时,张国田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当时有人不理解,为什么要到基层去呢?张国田说:“我就是从农村走出来的,现在有机会为农村事业做点事,我是一定要去的。当然,这也是对我的一次考验。”
就这样,张国田被派驻到兴隆台区上房村担任第一书记。
在工作走访中,张国田总是怀揣着一个小本本,走到哪记到哪,把和村民交流的问题都详细记在上面。在一次走访中,张国田发现上房村大棚区域的4条农道坑洼不平,一下雨积水更为严重,村民的农机具往来通行十分不易。随后,张国田多次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积极争取,终于将这4条农道列入改造计划。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但在上房村,由于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人居环境治理工作遇到的阻力很大。张国田发扬“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一步一步地推动。有的路灯不亮了,有的井盖脱落了,有的村民家排水管堵了,他都记在本子上,然后与村委会同志一起研究,联系有关部门进行维修。有时他等不及,甚至会“自掏腰包”帮助村民解决急难问题。在他的带动下,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积极性正在逐渐提高。张国田趁热打铁,在他的努力下,村委会形成并上报了《上房村人居环境建设需求报告》,得到了区、街两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未来,上房村的村屯面貌将会“焕然一新”。
2024年汛期,暴雨频繁,防汛形势严峻。上房村积水严重,不少农田受淹。张国田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与同志们一起坚守在防汛一线,一连几个昼夜清淤疏浚,协助有关部门安装抽水泵,确保农田排水24小时不间断运转。在他的感召下,许多村民都自发参与到防汛队伍中来,有的协助巡查排险,有的帮助疏导秩序。村民们对这位省里下来的“处级村长”连连点赞。
张国田为村民做的好事还有很多。他协调省委党史研究室为上房村村民活动广场修缮了Led大屏,升级了乡村广播网;他开展防返贫监测工作,完成了5户低保户和2户特困户的报批工作,还帮助特困户翻建、维修险房3处;他积极学习“枫桥经验”,着力推动村委会权责清单化,定期深入村民家中开展政策讲解和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减少不稳定因素,让乡风更和谐,村民更和睦。
促进乡村振兴 打造村屯发展“强引擎”
农村要发展,产业支撑是关键。为了帮助村里增收致富,张国田和村“两委”成员一同理思路、找路子、定规划,立足区位优势,配合兴隆农场,推动村经济火热发展。
张国田来到上房村就注意到一些农户的大棚种植存在不少问题,如大棚里的葡萄藤在冬天总是长势缓慢或者枯死,而且都是从根部开始烂掉;再如,上房村的土壤是否碱性,是否适合种植碱地柿子,这个问题困扰了村民多年。
2024年,张国田两次邀请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教授杜立宇博士及其专家团队,深入到农业大棚中取样、检测,形成了《土壤检测分析报告》,提出了该地区碱地柿子和葡萄种植的土壤盐分调控改良技术建议,帮助指导解决了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他还多次组织村“两委”到大洼区田家街道的“全国文明村”大堡子村,还有盘山县的“蓝莓、菊花种植基地”石新镇进行参观,学习先进经验,为村民致富开辟了新路。
“团结就是发展动力”。张国田一有机会就为农户们讲解这个道理。在他的努力下,农户们终于打破了传统的“思想壁垒”,组建了“碱地柿子”“葡萄”大棚种植交流互助群,农户之间的合作互助日渐频繁,大棚采摘人气渐浓,农户的“钱袋子”也慢慢鼓了起来。“今年,我们还要打造联合直播售货平台,相信一定会给我们的农户带来新皇冠体育_皇冠体育365-app*官网的商机,我们的致富路会越走越顺。”张国田信心满满地说。
张国田经常工作到很晚,在晚上回家的路上,村民们都会热情和他打招呼:“张书记,你这是又加班了。刚才,整个办公楼都关灯了,只有你的办公室还有电脑的亮光,就知道你还没走。”每每听到村民的问候,张国田都会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那种久违的亲情让他心中充满了力量。他时常感慨:“这就是老百姓,你一心为他们着想,即使这么微弱的‘光亮’村民们都会关注的。”
走进张国田的办公室,这里简洁朴素,桌上摆放着几本与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有关的书籍。翻开他的工作日志,里面有这样一段感悟:“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让村民跟着村党组织班子走,让他们心里踏实,我的心里才能踏实!”(文/摄:李方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