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清代书法意韵 观楹联文化浩繁——辽河楹联书法博物馆主馆双展活动探访记
- 发布日期:2025-02-19
- 浏览次数:97
近年来在业界声名鹊起的辽河楹联书法博物馆主馆,坐落于盘锦市兴隆台区辽河文化广场的北侧,馆内珍藏诸多古今名人楹联书法,这里文风雅韵、意蕴绵长,成为了远近书法家、学者及楹联书法爱好者必去的“楹联揽胜之地”。
目前,馆内正在展出“清代学者展”和“皇家气象”爱新觉罗氏楹联书法展,为人们开启了一场精彩的楹联艺术之旅。
踏入主馆展厅,一楼正在举办的“清代学者展”便首先映入眼帘。这场展览以《清代学者象传》为灵感,精心汇集了众多清代著名学者的楹联作品,边缓步边欣赏,仿佛能触摸到清代文人的文化脉络,沉浸式感受他们的独特气质。
纪晓岚的“鸿谭客有青霄气,燕坐人如白玉姿”,笔锋流转间尽显文人的高雅意趣。其行书风格洒脱自在,笔势连贯流畅,透过笔墨,似乎能看到纪晓岚那由渊博学识涵养出的豁达心境。“刘罗锅”刘墉的“清风偶与山阿曲,明月聊随屋角方”则展现出别样风貌,用墨饱满浓郁,字里行间满是雄浑大气,完美诠释了“浓墨宰相”别具一格的书法风格。众多清代学者的楹联佳作风格各异,有的飘逸灵动,宛如翩翩起舞的仙子;有的古朴厚重,好似饱经岁月的长者。它们整齐地陈列在展柜中,默默讲述着过去的故事。
展厅正中央,一座圆柱螺旋步梯矗立而起。拾级而上来到二楼,这里便是“皇家气象”爱新觉罗氏楹联书法展区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大幅“寿”字书法作品。这“寿”字字形饱满圆润,散发着祥瑞气息,其运笔气势磅礴,仿佛能够突破时空限制,将吉祥祝福传递到四方。“寿”字前方,摆放着一把造型独特的鹿角椅,古朴的质感中透着自然的灵动与生机,与周围的楹联书法作品相互衬托,相映成趣,为整个空间增添了古朴韵味。据了解,鹿角椅复刻自清代皇室钟爱的鹿角椅,可供参观者拍照留念,让每位参观者都能体会到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与古典器物文化交融带来的独特美学体验。
“皇家气象”的确名副其实,漫步其中,仿佛踏入历史的宫廷长廊。康熙的“勿欺敢谓天威远,匪懈方知臣职难”,字体平实秀美,结体舒展开阔,在行书的流畅笔触中,尽显帝王的威严与对臣子的殷切期望。驻足凝视,时光仿佛倒流,让人仿佛置身于庄严肃穆的宫廷朝堂,感受着历史的厚重深沉。乾隆的“风铃常转莲花藏,贝叶闲披金字经”,则透着宁静祥和的禅意与闲适。书法行云流水,如潺潺溪流,又如袅袅青烟,展现出盛世君主对文化与信仰的虔诚尊崇。每一副帝王御笔楹联,都承载着特定的历史背景与皇室独特的文化追求,清代馆阁体书法的独特魅力,令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整个参观过程中,博物馆的每一处细节都令人称赞。馆方对每一幅楹联真迹都进行了精心装裱与展示,旁边还配有详细的释文、款识和钤印介绍,帮助参观者更好地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馆内的灯光布置也恰到好处,柔和温暖的光线均匀洒在楹联上,仿佛为这些古老文字蒙上一层神秘面纱,让人在欣赏时,能感受到岁月在其上缓缓流淌,更凸显出那份历经时光沉淀的时代韵味。
据了解,辽河楹联书法博物馆主馆占地面积834平方米,现展出楹联真迹共计48副。这里不仅是收藏楹联书法珍品的宝库,更是一扇通往历史文化深处的大门。在这里,每一副楹联、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感,诉说着往昔的沧桑与辉煌,等候着参观者来欣赏品味。(文:程伊玫 区宣传事务服务中心)